关于夏敬渠的成语
关于夏敬渠的成语
第2页
拍案称奇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27回:“妙在机关线索,俱于前文布置已定,若读至此处,始为拍案称奇,便非明眼。”
画策设谋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抵足谈心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48回:“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不如竟在弟船过夜,抵足谈心。”
抵掌谈兵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一回:“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
养痈致患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削方为圆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1回:“托我相劝,若得削方为圆,便引去拜安相名下,不日就可进身。”
相去天渊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神飞色动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09回:“素臣细说在外之事,说到危险处,三人魄战心惊;说到爽快处,三人神飞色动。”
迷花眼笑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25回:“那太监喜得迷花眼笑,也不更数,把袋里的钱都倒出来,给与翠莲。”
茫然若迷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绝渡逢舟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荒渺不经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62回:“上古世远人湮,所传之事,如共工触山、女娲补天,俱荒渺不经。”
持刀弄棒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艳曲淫词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2回:“至乐,则尽放郑声,以复雅乐,琵琶弦索,艳曲淫词,付之祖龙一炬。”
流血成河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21回:“纷纷撞击,杀人如麻,流血成河。”
浮萍断梗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混造黑白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时妹子求死不得。”
装神做鬼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28回:“还说是看漏哩,装神做鬼的里应外合,还叫他舍仔张老实、李老实哩。”
蛛丝虫迹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79回:“蛛丝虫迹,屋漏蜗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何如。”
喜怒哀惧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漫天塞地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
赞不容口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书完,接过讽咏,觉情文交至,于无可形容处形容出来,与历来名人所题另是一付杼轴,不禁赞不容口。”
殆无虚日
旋吴之后,文宴过从,殆无虚日。(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 序》)
矜才使气
...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十五回)
余烬复燃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超群轶类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赤口白舌
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攘外安内
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一匡九合
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一物一制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着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一物一制。”
只手擎天
清·
夏敬渠
《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只手空拳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知人待士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知机识窍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30回:“你又知机识窍,见景生情,这事大有可成。”
祖龙一炬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48回:“将坊间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时文,俱付之祖龙一炬。”
监貌辨色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蛛丝鼠迹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90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
解组归田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亲写一书,说爹爹因富贵已极,欲解组归田,而意不能决,必得舅公一劝,同为五湖之游。”
趦趄却顾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46回:“各国王国妃,俱贪看园中奇景,临别时,趦趄却顾,十步九回。”
濮上桑间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九回:“岂不闻瓜田李下,君子不居,濮上桑间,诗人所刺!”
庐山真面目
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庐山真面目也。(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清
夏敬渠
《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首页
上一页
第2页
字数不限
四字成语
想查第几个汉字是某字的成语,在第几个格子中输入那个字即可
蛇年成语
成语谜语
成语歇后语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生肖成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四季成语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数字成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万
亿
数
动物成语
狼
熊
猫
鹿
鱼
猴子
鹅
大象
鸭
鸡
豹
驴
蚂蚁
蛇
乌龟
猿猴
凤凰
鸟
仙鹤
鹰
蜜蜂
狮子
狐狸
狸猫
貂
豺
狈
犀牛
燕子
麻雀
乌鸦
鸥
大雁
雕
鸠
喜鹊
鹑
蝉
蝴蝶
蛾
蚕
蚊子
虱子
虾
鳖
螃蟹
贝壳
蚌
鲸鱼
蜗牛
蝎子
植物成语
花
草
树
木
瓜
果
松树
柏树
杨树
柳树
桑树
榆树
槐树
梧桐
桃
李
杏
梨
枣
麦
茶
梅花
兰花
荷花
竹子
桂花
莲花
颜色成语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黑色
白色
灰色
粉色
方位成语
东方
南方
西方
北方
上边
下边
左边
右边
前面
后面
里面
外面
顶部
底部
中间
内部
旁边
味道成语
酸味
甜味
苦味
辣味
咸味
淡味
香味
臭味
武器成语
刀
枪
剑
戟
斧
钺
叉
鞭
锏
锤
戈
棍
槊
棒
矛
弓
箭
弩
匕
盾
身体成语
心
肝
脾
肺
肾
眉
眼
耳
鼻
口
胃
肠
胆
肚
腑
头
脸
面
颊
嘴
唇
牙
齿
喉
舌
肩
颈
胸
背
手
臂
腰
腹
膝
肘
腿
脚
掌
腕
腋
趾
肋
皮
肤
目
足
骨
肉
自然成语
金
木
水
火
土
石
天
地
日
月
星
光
江
河
湖
海
田
泉
风
霜
雨
雪
雷
电
山
岭
崖
谷
丘
岩
云
雾
浪
潮
泥
沙
四大名著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二十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四书五经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诸子百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淮南子
管子
列子
孙子
文子
吴子
尸子
鬼谷子
鹖冠子
关尹子
文中子
邓析子
明清小说
金瓶梅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东周列国志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禅真逸史
杨家将演义
封神演义
镜花缘
聊斋志异
三侠五义
小五义
济公全传
说岳全传
绿野仙踪
隋唐演义
孽海花
老残游记
儒林外史
官场现形记
诗词大家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陈子昂
王勃
王维
刘禹锡
曹操
李世民
李煜
李商隐
杜牧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徐渭
杨慎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主谓式
复句式
紧缩式
偏正式
动宾式
连动式
复杂式
补充式
成语字数
三字
四字
五字
六字
七字
八字
九字
十字
十一字
十二字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