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冯梦龙的成语
关于冯梦龙的成语
无明火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15卷:“心头一把无明火,高三千丈,按捺不下。”
父母官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29卷:“且莫说我是父母官,即使平交,也不该如此!”
风月场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陈大郎是走过风月场的人,颠鸾倒凤,曲尽其趣,弄得妇人魂不附体。”
长舌妇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军令状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合家欢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18卷:“当日连杨衙小夫人张氏都请过来,做个合家欢筵席,这一场欢喜非小。”
地头蛇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现世报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38回:“单留得我一个现世报,还在这里;却又无男无女,靠唱道情度日。”
现成饭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十卷:“父亲今年七十九,明年八十齐头了,何不把家事交卸与孩儿掌管,吃些现成茶饭,岂不为美?”
黄粱梦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34卷:“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
落汤鸡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21卷:“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
摇钱树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三卷:“只是你的娘,把你当个摇钱之树,等闲也不轻放你出去。”
附骥尾
俟破贼立功,庶可附骥尾以成名耳。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八卷
白头到老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败兴而归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不打自招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不攻自破
郢都无主,不攻自破。(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
不慌不忙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不言不语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称心满意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不知去向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穿红着绿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颜俊虽丑陋,最好妆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出谋划策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春秋鼎盛
...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地旷人稀
...山,地旷人稀,都是绿林中好汉出没之处。(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东逃西窜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东遮西掩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大吃一惊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大禹治水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倒凤颠鸾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38卷:“倒凤颠鸾云雨罢,嘱多才,明朝千万早些来。”
风流才子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24卷:“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风流千古
...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断线风筝
...气,却似石沉沧海,断线风筝,不见回来。(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堆金积玉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放下了恁般如花似玉的娘子,便博个堆金积玉也不为罕。”
含糊其辞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活龙活现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慌慌张张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昏迷不醒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甚么病症。”
寂然无声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讲古论今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迥然不同
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迥然不同。(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阿谀谄媚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爱莫能助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暧昧之情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精疲力尽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口干舌燥
...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狼心狗肺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理直气壮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恋酒迷花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第17卷:“到知识渐开,恋酒迷花,无所不至。”
第1页
下一页
字数不限
四字成语
想查第几个汉字是某字的成语,在第几个格子中输入那个字即可
蛇年成语
成语谜语
成语歇后语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生肖成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四季成语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数字成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万
亿
数
动物成语
狼
熊
猫
鹿
鱼
猴子
鹅
大象
鸭
鸡
豹
驴
蚂蚁
蛇
乌龟
猿猴
凤凰
鸟
仙鹤
鹰
蜜蜂
狮子
狐狸
狸猫
貂
豺
狈
犀牛
燕子
麻雀
乌鸦
鸥
大雁
雕
鸠
喜鹊
鹑
蝉
蝴蝶
蛾
蚕
蚊子
虱子
虾
鳖
螃蟹
贝壳
蚌
鲸鱼
蜗牛
蝎子
植物成语
花
草
树
木
瓜
果
松树
柏树
杨树
柳树
桑树
榆树
槐树
梧桐
桃
李
杏
梨
枣
麦
茶
梅花
兰花
荷花
竹子
桂花
莲花
颜色成语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黑色
白色
灰色
粉色
方位成语
东方
南方
西方
北方
上边
下边
左边
右边
前面
后面
里面
外面
顶部
底部
中间
内部
旁边
味道成语
酸味
甜味
苦味
辣味
咸味
淡味
香味
臭味
武器成语
刀
枪
剑
戟
斧
钺
叉
鞭
锏
锤
戈
棍
槊
棒
矛
弓
箭
弩
匕
盾
身体成语
心
肝
脾
肺
肾
眉
眼
耳
鼻
口
胃
肠
胆
肚
腑
头
脸
面
颊
嘴
唇
牙
齿
喉
舌
肩
颈
胸
背
手
臂
腰
腹
膝
肘
腿
脚
掌
腕
腋
趾
肋
皮
肤
目
足
骨
肉
自然成语
金
木
水
火
土
石
天
地
日
月
星
光
江
河
湖
海
田
泉
风
霜
雨
雪
雷
电
山
岭
崖
谷
丘
岩
云
雾
浪
潮
泥
沙
四大名著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二十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四书五经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诸子百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淮南子
管子
列子
孙子
文子
吴子
尸子
鬼谷子
鹖冠子
关尹子
文中子
邓析子
明清小说
金瓶梅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东周列国志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禅真逸史
杨家将演义
封神演义
镜花缘
聊斋志异
三侠五义
小五义
济公全传
说岳全传
绿野仙踪
隋唐演义
孽海花
老残游记
儒林外史
官场现形记
诗词大家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陈子昂
王勃
王维
刘禹锡
曹操
李世民
李煜
李商隐
杜牧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徐渭
杨慎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主谓式
复句式
紧缩式
偏正式
动宾式
连动式
复杂式
补充式
成语字数
三字
四字
五字
六字
七字
八字
九字
十字
十一字
十二字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